

近日,山东省振兴传统工艺经验交流暨非遗资金申报管理工作培训班在济南召开,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出席并讲话。全省各市文广新局文化(非遗)科(处)负责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20个省财政直管县文广新局负责同志,部分传统工艺类非遗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加培训班。
培训期间,与会人员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明府城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考察了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果展、传统工艺工作室等。淄博市、潍坊市等5个市分别围绕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运河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互联网和非遗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5个传统工艺类企业进行了经验交流。培训班邀请厅财务处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围绕非遗资金申报与管理、非遗文创融合等进行了专题辅导。
李国琳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全省振兴传统工艺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推进措施,对2018年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举办好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对筹备好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做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各市自评和第二批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县、乡、村示范点推荐、省级非遗专项资金申报等年前几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近年来,全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履行自身职责,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传统工艺振兴,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0多万个,年营业收入1267.36亿元,利税135.6亿元,从业人员300余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出台了一批扶持政策,打造了一批创新产品,拓展了一批新型业态,形成了一批著名品牌,推出了一批扶贫项目,形成了一批展示推广基地,培养了一批传统工艺领军人才,全省传统工艺振兴工作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