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 青岛发布“十三五”教育规划
新闻中心
政策公告
文化山东
新时代艺术
政产学研
管理创新
塑造论哲学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2017/1/11 14:41:00

人民网青岛1月11日电 (刘颖婕)2016年12月,青岛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0日上午,青岛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规划》的重点改革举措做出解读,到2020年,青岛规划新建、改扩建学前教育设施500余所,以学前教育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

新建、改扩建学前教育设施500余所

到2020年,青岛规划新建、改扩建学前教育设施500余所,以学前教育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性发展;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设施400余所,普通高中25所,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针对性扶持,开展城乡对口帮扶、一体化办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资源等方式,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规划》特别提出,实施乡村教师重点支持计划,在教师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评先选优、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吸引教师赴农村任教的保障机制。

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

《规划》表明,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积极扩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设立高等教育发展基金,加快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青创办校区、研究生院和研究院,促进青岛高等教育多元化、国际化。

以青岛市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在青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建设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学科,打造学科“高峰”,支持若干优势特色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建设一流大学,同时提升高等教育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培养千名教育名师和学术骨干

《规划》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教育人才高地”作为“十三五”教育改革重点举措之一,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培养优秀人才从教乐教;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教师惩戒和退出机制等。实施“岛城教育家成长和卓越教师培养项目”,“乡村教师重点支持项目”,推进教育家办学。

到2020年,培养1000名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育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培育1000名以上产学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每年组织200名乡村骨干教师开展高端培训。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实行全体教师五年一个周期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大幅度提升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

《规划》指出,到2020年,青岛将实现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形成区域性优势明显的人力资源集聚高地,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鲁ICP备2022022004号
地址:山东省英雄山路88号
Copyright2016 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