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12月22日电(宋翠)“宏济堂阿胶在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做法,很值得各地学习的。”21日,人民网山东频道主办的“相约魅力济南 铸就强势品牌”的2016“微观山东”融媒体济南行来到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给予点赞。
21日是冬至,也是首届济南宏济堂阿胶文化节,杨建国被阿胶节上的民俗大街、铜锅熬胶、戏曲演出等丰富的活动所吸引。“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玩法。”杨建国说,宏济堂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是却充满了活力。本月16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所谓‘百年老店’,其实都可以归属一个种类既传统产业。新常态下,金融、物流、电商、大数据、机器人等产业成了新宠,新兴、跨界、融合、众创、孵化器似乎成了产业标配,传统产业,却成了明日黄花,被扔到了无人问津的角落之中。”片刻之后,杨建国放慢了语速,“那么,新常态下,传统产业是不是就一定比不上互联网这些新兴产业?”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杨建国说,传统产业肯定没有新兴产业看上去“光鲜”,但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是否有竞争优势,更应该看这个产业的创新能力,技术一直在升级,今天的新兴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传统产业,新和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盲目追新即便是站在风口上也不一定飞上天,只有在行业里精耕细作,今天“吃饱”了,想想明天怎样才能“吃饱”,为了明天能吃饱今天必须舍弃一些东西追逐一些东西,在创新驱动下稳扎稳打才能永葆活力。”
中医药、阿胶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但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守旧或落后,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的要求,坚持做强实业、做优产品、做大品牌。
宏济堂阿胶做的则是三箭齐发,既坚持按照传统“九提九炙”工艺古法生产,发扬“工匠精神”,坚持高品质制造,让省城老市民重温几十年前阿胶的记忆;又查阅古籍经典,采取金锅银铲生产高档阿胶;同时,根据“中国工业2025”战略,结合企业提出的智能化制造,高标准、高起点新上400吨阿胶生产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叫:“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分利弊。”在杨建国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以宏济堂阿胶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领域:玩法才分新旧,行业不分贵贱。掌握了新的玩法,传统产业同样能永葆青春。
“产业发展还需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杨建国创办了一个节目——《老杨会客厅》,经常邀请意大利、韩国等“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家、社会团体代表等,围绕跨境电商等产业合作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在今年上半年,对话意大利西北部工商联合会主席盖美瑞?吉利时,他谈到一带一路战略时,提到的一个观点非常有意思。”杨建国说,盖美瑞?吉利提到,“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国际化战略,非常重要,但现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方面,存在着一些欠缺。盖美瑞?吉利认为,虽然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但要走向意大利,需要做好在意大利的展厅,或者在欧洲开一个形象的展示,能够让当地人更好地去认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包括中国茶文化、酒文化、丝绸文化等。
“今天在节会现场,看到民俗表演,看到阿胶悠久的历史和工艺传承,看到阿胶所代表的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广大,这些正是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落地过程中,中国制造所欠缺的内容。”杨建国表示,未来的10-20年,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会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品牌引进来,同时会让中国的企业学习这些技术和先进的理念、时尚的概念,然后把中国本土的产品再做一次产业升级,走出去。而以宏济堂阿胶为代表的,带有中国文化故事的中国制造,应该成为“一带一路”中国制造迈出国门的先行军和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