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0月14日电(朱津明 张翔 袁媛)“水爷,水爷,我是电视台的记者,你在家吗?”“哎,水爷怎么还不来,真是愁人啊!”“来让一让,让一让,你们怎么都堵在这里,来找水爷吗?水爷不在家,别等啦。”
10月13日上午,在山东济南王府池子附近的老胡同内,一群年轻人“趴在”一处四合院大门前皱着眉,敲着门,卖力地“擦着汗”,不停地喊着“水爷”的名字。一旁骑三轮的大爷,从狭窄胡同的人群中挤出来,不远处,一位卖冰糕的大娘,扇着扇子,望着簇拥在水爷家门前焦急等待的人们。
一组镜头,见出济南老胡同的市井情态。当下已然入秋,早晨的微风乍凉,人群中为何还要做出擦汗、扇扇子和卖雪糕等酷暑炎热的举动呢?答案自然明晰,他们在参演电影《艺术也疯狂》,而现场的诸多群众演员,由新闻媒体的记者和附近的老百姓构成。
据了解,电影《艺术也疯狂》的大致情节是:知名画家水爷不堪世俗纠缠,躲在济南市一个名叫双泉的小镇,潜心创作。艺术贩子罗马来到双泉镇,以“艺术改变乡村的大地艺术计划”骗取水爷信任,借此想解决自己的经济危机。出乎他预料的是,他的女儿和债主吴富贵也随之而来。事态开始失控,艺术改变乡村的计划也变得越来越疯狂……
戏中,“水爷”名为方恨水,65岁,中国画院的知名画家,为人简单直率,对以前的学生都爱护有加,在艺术领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潜心绘画艺术常耕不辍,是一个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艺术家。在这个艺术热的现实社会,每天的拍卖邀请、开幕式、嘉宾邀请、艺术掮客无休止的骚扰,都让他不堪其扰。
“在这段戏中,水爷并不在家,群演们所扮演的记者焦急地等待并敲门叫喊,期待着水爷的出现,但是事与愿违,水爷其实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他们也没有等到他。”电影《艺术也疯狂》的执行导演马熙萌一遍遍耐心地讲解着,一次次做着示范表演。
总导演蔡玉水在场边盯着显示屏上的画面,仔细观察每一位群演的表情变化。“刚才群演的那个戏很不错,许多人挤在门口叫喊,动作夸张,很有冲击力。试了几条之后,大家都放开了,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张力。”蔡玉水向记者说到。
“大妈的眼神很好,扇着扇子,特别入戏。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相比欧美国家,可能表现的相对腼腆一点,需要多试几次戏找状态,一旦入戏,表演也会渐入佳境,甚至我喊停了,他们也很难一下抽离出角色。”蔡玉水看着显示器中群演们富有张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一边赞叹,一边略带玩笑着说,真是“群演也疯狂啊”!
“我们剧组一共80多人,主要演员有5人,预计1个月拍摄完,2个月后期制作,将做成90分钟的影片,其中拍摄取景主要都在长清双泉镇。 这不,我们今天一大早从双泉镇开车过来的”,副导演王志刚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导演蔡玉水是北京画院专业画家、雕塑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他,六年前将自己的工作室建在了济南双泉镇,扎根基层生活,用自己的艺术行为,将万亩花田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让艺术与乡村“温暖地遇见”。在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蔡玉水荣膺2015年创新榜样奖,继而被授予第六届北京(2015)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刚刚又当选了由《齐鲁晚报》评选的“十大齐鲁风尚人物”。
“生活有多疯,艺术就有多狂。”蔡玉水说:“电影《艺术也疯狂》有我这几年对当下艺术热潮的观察与思考,也有我在双泉镇村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简单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幅画搅翻一个镇,一个镇洗涤一颗心’这样一个有些荒诞但又富有温情的喜剧故事。我想通过摄影机镜头这个更有力的画笔,诠释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贬斥当今社会一些空洞的艺术行为、伪艺术和假艺术,弘扬当今社会最宝贵也最值得弘扬的真、善、美,让美好的艺术引领我们的生活”。
转眼来到晌午,时间过得很快。 虽然只有一场戏,但是拍摄过程很曲折。群演们反复试镜、调整站位、更改台词,一遍遍的拍摄,挑战着大家的耐性。“一句话不对、一个表情不对、一个动作不对,都需要反复拍摄。”导演部工作人员何莉妃说,今天除了这场戏,还有胡同里的其它戏。希望这场戏能顺利完工。
“大娘,来根冰棍”;“大娘,水爷什么时候回来您知道吗?”
“水爷应该好久没回来了,很久没见到了”。
“那您怎么不早说呢?”
“你也没问呢,再说了,我要是说了,我的冰棍卖给谁呢?”
“就这么演,真聪明,一点就通了!”面对悟性高的群众演员,执行导演马熙萌赞不绝口。
“走了走了,别等了,水爷不在家,白等了,大家撤吧!”
最后一个镜头中,一脸沮丧的“记者们”挨过了酷暑,却最终没能等来“水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