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胜利结束,中国将迎来新的十年。按照十八大设定的国民收入倍增目标,未来十年将是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性十年。在这十年中,我国将面对多个方面的挑战。
为更全面地理解“十八大报告”的内容,更深入地讨论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未来十年的中国”为主题于2012年11月21日举办了一场研讨会。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社科部部长李强,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晓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辑思,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法学院教授强世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韦森,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主任杨大利,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等参加研讨会,就热点话题发言并参加研讨。

研讨会现场
胡大源、杨壮、张帆、雷晓燕、沈艳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多位教授列席了会议。国家发展研究院本科双学位、研究生与博士生,北大国际(BiMBA)校友与在读学生,多家媒体记者,以及多位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关注者在现场共享了这场思想的盛宴。
为使研讨具体深入,全天的研讨会分为四个热点话题:“回顾与展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在世界的定位”。与会嘉宾研讨真诚而深刻,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现场听众也积极参与其中。
姚洋教授首先代表主办方国家发展研究院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下一个十年对中国而言,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国家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支持。国家发展研究院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成为一个以经济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在“十八大”成功举办的背景下,国家发展研究院将本次研讨会将主题定为“未来十年的中国”,并广邀国际关系、人口、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多学科的学者共同研讨,也是一次探索和尝试。
刘伟教授发言
在发言中,刘伟教授表示,他根据世行2006年的数据,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进行了梳理,重点选择滞留于4000—12000美元这一区间的国家,并对成功实现穿越这一区间的国家进行分析。他认为,中国要穿越这一个“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创新。
李强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社科部部长李强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中国过去30年不仅有经济改革,也有政府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将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各地地方政府都规划经济发展,容易造成重复建设。
林毅夫教授发言
林毅夫教授在演讲中表示,未来十年不仅对中国是重要的十年,对美国,甚至对世界都是关键的十年。他简要重申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及面临的挑战,并从收入分配的角度重点论述了中国为什么需要进一步改革,从对外关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为什么需要进一步开放。对社会感受强烈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他建议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使初次分配就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
林毅夫表示,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应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责任。如今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案。
|